人工智能(AI)工具的應用正逐漸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,不少學生會用 AI 工具學習。本次網上研討會旨在分享老師引導學生使用 AI 工具的經驗和實例,是次研討會更有學生分享她使用 AI 工具的經驗,包括她如何尋找不懂題目的解和如何利用 AI 工具自主學習。
以下乃活動詳情:
- 日期:2025 年 5 月 8 日(星期四)
- 時間:下午 5:00 至 6:30
- 模式:實時網上視像研討會(Zoom)
- 對象:中、小學數學老師、有興趣的教育同工及職前中、小學老師
- 講者:鄭永健、徐銘恩、區建強、高均嶽、鄭芷訢
講者簡介:
- 鄭永健博士
- 香港都會大學高級講師,畢業於香港大學,獲得教育博士。曾於本地英文中學和國際學校任教,並於多間大專院校任職講師,包括香港大學、香港中文大學、香港浸會大學、香港公開大學、香港專上學院和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等,主要任教數學、統計學、中學數學教學、
小學數學教學等,亦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教學實習的視導導師;現擔任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EAM (ISAS)的海外總監。 著作包括《數學訓練營》和《骰樂無窮 —— 小學生骰仔學數學》。
- 香港都會大學高級講師,畢業於香港大學,獲得教育博士。曾於本地英文中學和國際學校任教,並於多間大專院校任職講師,包括香港大學、香港中文大學、香港浸會大學、香港公開大學、香港專上學院和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等,主要任教數學、統計學、中學數學教學、
- 徐銘恩博士
- 滙基書院助理校長兼數學科科主任,並於香港大學取得教育博士學位(數學教育)。研究興趣涵蓋電子學習、數學建模及教育桌遊等領域。目前亦擔任課程發展議會數學教育委員會會員及香港數理教育協會(數學組)委員。此外,近年來亦兼任香港中文大學教學實習視導導師,
以及香港都會大學遙距課程的設計者。
- 滙基書院助理校長兼數學科科主任,並於香港大學取得教育博士學位(數學教育)。研究興趣涵蓋電子學習、數學建模及教育桌遊等領域。目前亦擔任課程發展議會數學教育委員會會員及香港數理教育協會(數學組)委員。此外,近年來亦兼任香港中文大學教學實習視導導師,
- 區建強老師
- 區建強老師(Kenneth)現職大埔舊墟公立學校的創新及 STEAM 總主任,是一位具創新精神的教育工作者,致力於開創新的教學方法。區老師通過校本課程推行多元化的教育方法,持續優化學與教的成效,其中包括推動電子學習的實施、統籌 STEAM 教育,以及將計算思維引入不同的學習領域。
- 高均嶽老師
-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數學科教師,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,數學系學士。任教高中及初中數學,亦是學校的科技及電子教學組統籌。今次透過鄭博士統籌的人工智能提升數學教學的研討小組,比較不同人工智能工具的特性,探討適合校本的教學法。
- 鄭芷訢同學
- 聖馬可中學就讀中五級,現修讀選修科 M2。鄭同學將介紹她如何使用 Thetawise 和 PhotoMath 自學一些不懂的數學題目。
報名:https://hkmu.zoom.us/meeting/register/IoaP11FgS_e90bTIPcTR9Q#/registration
更多資訊:請按此